定義構造器
構造器是一個方法。像普通方法一樣,我們在類中定義構造器。構造器有如下基本特征:
-
構造器的名字和類的名字相同
-
構造器沒有返回值
我們定義Human類的構造器:
public class Test 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Human aPerson = new Human(160); System.out.println(aPerson.getHeight()); } }class Human {
/**
* constructor
*/
Human(int h) { this.height = h;
System.out.println("I'm born"); } /** * accessor */ int getHeight() { return this.height; } int height; }
上面的程序會打印
I'm born
160
構造器可以像普通方法一樣接收參數列表。這里,構造器Human()接收一個整數作為參數。在方法的主體中,我們將該整數參數賦予給數據成員height。構造器在對象創建時做了兩件事:
這樣,我們就可以在調用構造器時,靈活的設定初始值,不用像顯示初始化那樣拘束。
構造器是如何被調用的呢?我們在創建類的時候,采用的都是new Human()的方式。實際上,我們就是在調用Human類的構造器。當我們沒有定義該方法時,Java會提供一個空白的構造器,以便使用new的時候調用。但當我們定義了構造器時,在創建對象時,Java會調用定義了的構造器。在調用時,我們提供了一個參數160。從最后的運行結果中也可以看到,對象的height確實被初始化為160。
初始化方法的優先級
在方法與數據成員中,我們可以看到,如果我們提供顯式初始值,那么數據成員就會采用顯式初始值,而不是默認初始值。但如果我們既提供顯式初始值,又在構造器初始化同一數據成員,最終的初始值將由構造器決定。比如下面的例子:
public class Test 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Human aPerson = new Human(160); System.out.println(aPerson.getHeight()); } }class Human {
/**
* constructor
*/ Human(int h) { this.height = h; } /** * accessor */ int getHeight() { return this.height; } int height=170; // explicit initialization
}
運行結果為:
160
對象最終的初始化值與構建方法中的值一致。因此:
構建方法 > 顯式初始值 > 默認初始值
(事實上,所謂的優先級與初始化時的執行順序有關,我將在以后深入這一點)
方法重載
一個類中可以定義不止一個構造器,比如:
public class Test
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
{
Human neZha = new Human(150, "shit");
System.out.println(neZha.getHeight());
}
}class Human
{ /**
* constructor 1 */
Human(int h)
{ this.height = h;
System.out.println("I'm born");
} /**
* constructor 2 */
Human(int h, String s)
{ this.height = h;
System.out.println("Ne Zha: I'm born, " + s);
} /**
* accessor */
int getHeight()
{ return this.height;
} int height;
}
運行結果:
Ne Zha: I'm born, shit
150
上面定義了兩個構造器,名字都是Human。兩個構造器有不同的參數列表。
在使用new創建對象時,Java會根據提供的參數來決定構建哪一個構造器。比如在構建neZha時,我們提供了兩個參數: 整數150和字符串"shit",這對應第二個構建方法的參數列表,所以Java會調用第二個構建方法。
在Java中,Java會同時根據方法名和參數列表來決定所要調用的方法,這叫做方法重載(method overloading)。構建方法可以進行重載,普通方法也可以重載,比如下面的breath()方法:
public class Test
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
{
Human aPerson = new Human();
aPerson.breath(10);
}
}class Human
{ /**
* breath() 1 */
void breath()
{
System.out.println("hu...hu...");
} /**
* breath() 2 */
void breath(int rep)
{ int i; for(i = 0; i < rep; i++) {
System.out.println("lu...lu...");
}
} int height;
}
運行結果:
lu...lu...
lu...lu...
lu...lu...
lu...lu...
lu...lu...
lu...lu...
lu...lu...
lu...lu...
lu...lu...
lu...lu...
可以看到,由于在調用的時候提供了一個參數: 整數10,所以調用的是參數列表與之相符的第二個breath()方法。

友情提示:如果您正在為就業難而煩惱,如果您想跳槽轉行而不知該如何決擇,如果您因激烈的職業競爭而想充電學習,請點擊在線客服,或者撥打0311—87162121 87162112我們會有專業的職業規劃老師為您解除困惑! |